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满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的需求看,我国技术工人比例低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匮乏。目前,技术工人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和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都不高,分别只有26.8%和30%,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瓶颈。突破“卡脖子”技术,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动力变革,都需要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聪明才智。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更多来自大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工匠,既是当前需要,也是长远之计。
要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就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近年来,“就业难”和“招工难”问题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直接原因在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劳动力的能力和素质不能满足需要。要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加快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从供给侧看,立足于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系统性问题,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基础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评价体系,畅通发展渠道,吸引更多劳动者走技能人才之路,从源头上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比例。
着力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养高技能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必将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牵引和动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权,进行战略布局。东部省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城市也要加大人才投入,营造优良环境,创新政策措施,努力搭建吸引和聚集人才的平台。通过优化战略布局,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局面。建立高技能人才奖励激励机制,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人人成才的良好环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