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表现尤其突出,产销规模再创新高。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达21.6%。田玉龙透露,工信部正同相关部门加紧研究是否延续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问题,将尽快出台有关结果。 “其中,装备制造业快速回升,特别是6月份对整体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了七成,装备制造业发力比较大,说明我们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在工业体系中的作用逐步体现出来。”田玉龙说。 田玉龙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顶住了冲击和压力,经受了考验,成绩实属不易。同时,他认为,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态势不会改变,而且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工业制造转型升级的态势没有改变。田玉龙表示,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推动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韧性的重要新动能。 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转型持续深入。余晓晖介绍,上半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迈出更坚实步伐,在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等领域深度拓展,“5G+工业互联网”在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等10个重点行业形成20个典型应用场景,“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纵深推进,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释放放大,叠加,倍增效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王鹏介绍,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进程进一步提速。 余晓晖表示,2021年有25%的受调研企业已经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常态。今年上半年,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延续了意愿增强,实践加速的态势。 长阳科技董事长金亚东坦言,挑战之下唯一的生存途径就是创新研发,打造自己的护城河。“我们已经过了利用人工成本来赚加工费的时代,好的企业应该瞄准一个卡脖子的领域进行自主研发。如果你的产品做到世界第一,那一定能具备定价权,同时也会跟客户,供应商产生黏性,也一定能有超越经济周期的韧性。” 进一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
乔宝华认为,随着复工复产复市全面推进,我国生产生活秩序和发展信心将逐步修复,稳经济大盘的各项政策措施也将加快落地见效,预计主要工业行业的生产将有望加快恢复,下半年工业经济将平稳回升,逐步回归到常态化发展状态。 田玉龙在发布会上提到,下一步,工信部将把提振工业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方面,加快推动稳工业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特别是提振工业经济的系列政策要加快落地落实,支持各地政策措施要靠前发力,适当加力。另一方面,引导扩大投资消费需求,特别是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快启动开工,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和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用一系列措施引导消费,扩大投资。 陶青介绍,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健全大宗产品供需“红黄蓝”预警机制,加强汽车芯片供给,推动区域间,上下游协调联动,确保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银保监会7月19日消息,银保监会近日起草了《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旨在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保险销售行为,统一保险销售行为监管要求。《管理办法》以保险销售流程为主线,分别对保险销售前,保险销售中及保险销售后的行为规则作出了规定,涉及产品分级,销售人员分级,禁止炒作停售及价格变动,禁止强制搭售和默认勾选等内容。 业内专家表示,《管理办法》对保险销售的各项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产品及销售人员分级管理 在保险销售前行为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指出,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保险产品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产品结构复杂程度,保费负担水平以及保单利益的风险高低等标准,对本机构保险产品进行分级。 同时,对销售人员进行分级。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在支持行业自律组织发挥平台优势推动保险销售人员销售能力分级工作的基础上,应当建立本机构保险销售能力资质分级管理体系,根据保险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销售能力,诚信水平,品行状况等标准,对所属保险销售人员进行分级,并与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分级管理制度相衔接,区分销售能力资质实行差别授权,明确所属各等级保险销售人员可以销售的保险产品。
《管理办法》提出,禁止炒作停售及价格变动。保险公司计划停售某一保险产品或者调整某一保险产品价格的,应当自作出停售或者调整价格的决定后10个工作日内,在官方网站和营业场所向社会发出公告,但保险公司在经审批或者备案费率的费率浮动区间内调整价格的除外。公告内容应当包括停售或者调整价格的保险产品名称,停售或者价格调整的起始时点等信息。 将陆续出台分领域实施细则 在保险销售中行为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提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保险销售人员不得使用强制搭售,信息系统或者网页默认勾选等方式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 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销售人员在销售保险时,发现投保人保险需求与所销售的保险产品明显不符,投保人持续承担保险费的能力明显不足等情形时,应建议投保人终止投保。投保人不接受终止投保建议,仍要求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应当向投保人说明有关风险,并确认销售行为的继续是出于投保人的自身意愿。 银保监会表示,《管理办法》是银保监会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切实提升保险消费者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是健全行为监管制度体系,完善保险销售行为监管框架的基础环节。后续以征求意见稿为基础,将陆续出台分领域实施细则,全方位,系统化规范保险销售行为。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争议解决业务中心副总监,商事与金融争议解决部主任裴虹博表示,《管理办法》系统规范保险销售活动行为,对于涉及保险销售的前,中,后行为管理提出了明确合规性行为规则要求,使得保险销售的合规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同时,《管理办法》将利于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7月1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非常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高于上半年GDP 2.5%的增速。这其中,制造业功不可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8.8.%。专家分析称,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贡献的力量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我国多措并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尽最大努力保持制造业占比相对稳定,但未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 制造业数据亮眼 在这份成绩单中,制造业数据颇为亮眼。从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来看,二季度,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8.8%,比2021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从投资贡献来看,二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7.4%,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3.2个百分点。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向好,是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12-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9.4%,28%提高到15.1%和32.4%,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七年世界第一。 智能制造挑大梁 “例如,传统汽车领域,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特别是5G应用,推动了物联网发展,物物互联的世界将加快来临,无人车间等智能化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徐洪才表示。 稳经济“工具包”显效 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达到52.8%,环比上升3.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达到50.4%,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达到51.3%,上升7.2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制造业还将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徐洪才表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居高不下,未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基础能源原材料还有粮食价格也存在不确定性。“像来自于美联储加息导致的外需收缩等外部环境挑战可能还会增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