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10年来,江苏按照交通强国试点工作要求,注重农村公路维修运输与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文明深度融合发展,全方位系统构建“农村公路”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四好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南京苏州南通三市成功建设“四好农村路”市域突出单位; 南京溧水等20个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居全国首位; 无锡等5个县建立了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数量居全国前列。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江苏“四好农村路”发展的最新主题。
乡村产业道路更兴盛
“以前种花椒西红柿等时令蔬菜,因为交通不便,所以一直叫。 ”海门市余东镇长圩村村民表示,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村里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了1000多亩鲜菜园,目前每天平均向上海苏州等各地市场运送各类蔬菜近20吨。 目前,利用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海门每年运往上海的农产品就超过30亿元。 此外,当地还在农村公路支撑下形成了覆盖“织染印成品研发物流”的完整家纺产业链,家纺产业已成为海门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是海门区三大千亿级产业之一
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按照产业繁荣要求,深化“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盘活农村发展资源,实现“路路通百业兴”。 到2021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规模超过14万公里,全省二级以上农村公路占比达到20%,排名各省区第一,率先实现村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 农村公路网“微循环”更加安全畅通,乡镇至普通国家省道行政村至县道自然村至等级公路平均时间分别达到20分钟12分钟6分钟,进一步增强农村公路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
农村公路的建设也给农村旅游带来了新的途径,给农村地区带来了旅游消费者,公路沿线村民依托农村公路和游客资源,成功举办了农家乐民宿等特色服务项目,吸引了大批农村游客。 全省农村旅游人数超过4亿人次,年均增长16%,农村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1%。
盐城旅游公路1号线东台段全长50公里,依托202县方线301县东方线201县堤坝线308县县道沿线的财富线。 当地在建设旅游公路1号线时,为了坚持生态选线,避开候鸟栖息的生态保护区,选择了绕行3公里的线路,途经的森林湿地保护区各项环境指标均未受到任何不利影响。
在农村公路整治升级过程中,江苏省始终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理念贯穿农村交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编制发布《江苏省美丽农村路建设导则》,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的衔接,实现区域环境整治和人居环境整治同步实施。 全省农村公路绿色化发展水平路面旧料循环利用率明显提高,农村公路优良道路率达90%,主要路况指标领先全国,基本实现县有美丽农村公路。 连云港大樯尖路南京溧水区郭云线徐州市铜山区单棠线等入选“全国美丽乡村道路”。 兴化“千山美路”东台旅游公路1号线入选全国人气之路,常州金坛“绿茵仙踪”线入选全国最具诗意之路。
绿水农路美丽农路的建设带动沿线环境绿化净化美化,营造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乡风乡情更加淳厚
“这条路顺畅舒适。 我在这条路上骑了半个小时左右,一边骑着,一边看着这么美丽的太湖风景,真棒! ”骑行爱好者刘玤感慨地说。 平坦畅通的环太湖农村公路让他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骑行爱好者之一,刘烨还注意到环太湖农村公路为骑车人划分了专用车道,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沿着这条路我可以骑浙江。 这是以前想不到的。 沿途有很多安全路标,安全也有保障! ”这条被骑行爱好者赞不绝口的太湖农村公路,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的渠道。
乡村治理道路更好
“各位,这是我为富民路专门设置的信箱。 以后,如果你对富民路有什么好建议,或者这条路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写下来投信箱。 定期开箱。 大家可以对我的路长工作说很多意见。 我也向大家保证。 你们提出的建议,我一定认真执行。 你们反映的问题,我一定第一个解决……”最近,海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孙庄街道富民路海安市孙庄街道人大委员会主任孙庄街道总长周海冰指着站在路边的一个信箱,向村民们讲解信箱的用途。 这是海安农村公路管理所实行“路长制”以来,路边出现的第一个“路长信箱”,信箱虽小,但体现了基层路长的智慧。 海安孙庄镇的“路长信箱”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路长制15例之一。
“县有综合执法者乡有监管员村有公路保护员”的公路产道权保护队伍基本成立,公路产道权得到有效保护,爱公路乡规民约制定率基本全覆盖,农村公路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依托江苏省农村公路维修运输“一网一平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全省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公路资产数字化工程监管精准化路网监控可视化养护管理智能化运营服务优化决策分析
因为农民的路更富裕
“通过直播,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将增加4成。 ”在无锡阳山镇火火火村“蜜桃匠”电商基地内,村民陆钰琳拿起计算机认真计算后说。
在农产品快速产业化电商化的背后,蛛网式农村公路引领农村经济发展,资源通道旅游通道产业通道成为盘活农村特色资源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
加快江苏农村公路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全国率先创新形成以苏州南通盐城沭阳溧阳等为代表的“农村公路产业旅游电子商务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品牌样板,在全省82个涉农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农村建设丰县如皋盐都等13个农村物流示范县,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级农村物流中心覆盖率乡镇运达覆盖率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三个100%。
如今,江苏“四好农村路”已成为发挥农村资源优势的“振兴路”。 农村公路建设开发利用乡村特产乡村旅游资源,使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农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76%,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7.54%的年均增长,到2021年底全省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68万元。
同时,各地积极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3.69万个,拓宽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渠道,促进农民群众增收。 例如,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试点“合作社农户”护路模式,委托芝山村南京石燕农田股份合作社对辖区内135公里农村公路进行日常保洁工作。 石燕农地股份合作社专门成立了农路管理培育队,该合作社为当地村民提供了20个工作岗位,人均年收入达6万元。 盐都区自“四好农村路”建设以来,为350名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农民发放工资7600万元,每年人均创收约3.1万元。
发表评论